站群导航

AQI

  • 轻度污染
  • 中度污染
  • 重度污染
  • 严重污染

2021-05-19来源:

  漫漫百年路,奋斗新时代。

  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,吉林市经济运行呈现明显的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态势。更可喜的是,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。其中,1-4月,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33.3%,全省排名第二;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5.9%,全省排名第二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.7%,全省排名第一;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%,全省排名第一;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9.2%,全省排名第一。

  吉林市委、市政府为加速经济发展,大力实施“四六四五”战略,强壮实体经济,打造现代产业集群。同时,强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,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,落实链长机制,统筹做好13个重点产业链项目的谋划和实施。

  良好的局面源自党政领导的亲自挂帅、亲自出征。吉林市委主要领导率队赴京,考察和洽谈招商引资工作,推动磐石市与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新型建材循环产业园建设、龙潭区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120万吨冷轧等6个项目顺利签约,总投资额达89亿元。同时,吉林市委还定期召开全市产业链招商引资攻坚专项行动汇报会,深入了解各产业链招商项目储备、与重点目标企业洽谈、开展“走出去”“引进来”活动等情况。

  吉林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队赴北京、河北、安徽、陕西,与中国铁建集团、中国中铁集团、中国船舶风帆公司、科大讯飞、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等企业对接洽谈,签署相关合作协议;与参加“世界500强企业吉林市行”活动的企业代表以及台湾贸易中心、香港贸发局、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、欧洲中国企业家协会的代表座谈,交流探讨相关产业发展前景,寻求在吉投资合作契机……

  良好的局面还源自全市的凝心聚力、真抓实干、共谋发展的信心和决心。

  目前,吉林市正在抢抓机遇,乘势而进,奋力开创“十四五”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,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。

  “十四五”伊始,吉林市重点实施“四六四五”战略,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,多措并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。春节刚过,吉林市就召开全市软环境建设暨产业链招商引资大会,推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,经济发展呈现持续恢复、稳定向好、稳中提质的总体态势。

  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和产业链招商活动。截至目前,吉林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114项,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项,到位资金53亿元,同比增长155.2%,在全省各市(州)排名第2位。

  吉林市项目建设工作安排部署早、启动早,推进力度大,比常年提前大约一个月启动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。在丰满区OMG海洋文旅综合体项目现场,举办了2021年吉林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活动。3月25日,与全省同步举行“推进‘一主、六双’,加快项目建设”行动启动暨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活动,迅速掀起项目建设热潮。全市春季开复工项目239个,总投资1125亿元,年度计划投资235亿元。

  此前,吉林建龙150万吨焦化、高新北区中德工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打破惯例,在寒冬腊月启动基础施工;吉林市为此还逐项分析45个冬季施工项目和早春新开工项目,梳理总结冬季不停工项目和早春新开工项目的经验,编印施工手册,发放各部门、各项目单位参考。

  各县(市)区、开发区围绕“四六四五”发展战略,全面掀起项目建设热潮。船营区1-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高达73.8%;龙潭区春季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18个,总投资61.8亿元;高新区春季开复工项目共22项,年内计划投资31.05亿元;吉林经开区中国吉林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开工,计划总投资14.5亿元,加快打造“中国碳谷”。

  五县(市)着力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,项目建设实现开门红。永吉、磐石、蛟河等地春季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,分别为23个、19个、18个;舒兰市紧扣“3+2+X”产业体系,精准招商上项目;桦甸市强化项目建设,加快构建“1321”现代产业体系。

  由市级领导任组长的13个产业链招商组,着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招商落地。其中,龙潭区小五金创业孵化园项目与吉林建龙共同谋划项目、共同研究招商政策、共同进行招商洽谈的模式,为全市产业园区建设提供了新思路;市精细化工产业招商组与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有限公司、广州康赐化工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签约合作,积累了重要招商信息。

 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吉林市吸引投资提供保障。发挥驻企干部、企业联络员等的作用,压实包保领导责任,搞好专班推进。市委每两月、市政府每两周调度重大产业项目和招商项目进展情况,逐个项目解决问题和困难。

  重点针对规上工业企业、线上商贸企业、有资质建筑业企业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,开展驻企服务,采取定人、定责、定时限方式,实施一企一策、定期会商的精准对接服务。对重点项目实行项目秘书上门服务,与项目建设单位实现全面对接,开展全方位服务,全力协调办理前期手续。

  各级项目中心坚持日调度、周报告,及时收集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,精准落实责任部门,保证各类问题限时闭环解决。同时,出台《吉林市社会投资新建工业项目“拿地即开工”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(试行)》,制定了绿色快捷审批、投资奖励等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政策,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。(李婷 张添奥

[ 纠错 ]